Monday, October 18, 2010

独中应如何栽培学生与全球化接轨?

郭麗雲

绪论

2007年1月16日,《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简称《五年教育蓝图》、PIPP)作为马来西亚2006至2010这五年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文件,在当时的第五任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与教育部长拿督斯里希山慕丁的主持下举行推介仪式及发布礼。该《五年教育蓝图》只以国语版发布,分十个章节,共142页,对所列定的五年里的整体教育领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董总曾就《教育大蓝图》吁请有关当局重新检讨该蓝图所存在的弊端,实事求是地加以修正。(1) 唯自2006年《教育大蓝图》推行以来,四年多了,有关当局对单元教育的热衷依旧无法自拔,把教育理念与国家发展框死在“民族国家”的概念里,框在那几个世纪以前欧洲所提出的单元化狭隘民族概念中(2) ,把1956年拉萨报告书中的“最终目标”奉为至圣,走不出教育的死胡同,看不到本身对教育理念所抱持的矛盾与盲点。(3)

教总主席王超群在2007年6月12日董教总“教育发展大蓝图总体意见书”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词中,对《教育大蓝图》延续一贯的单元化教育思维表示遗憾,他说:“教育大蓝图始终摆脱不了政府一贯的单元化教育思维,漠视了我国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和多元语文及多元宗教的国情。(4) 大蓝图中虽提出了进步的教育理念,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单元化思维的核心策略,其中包括了建立具争议性的民族国家、强化国民学校以及重申落实以“马来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最终目标。” (5)

单元化或多元化教育对我国华社而言,是一场与我国“主流教育”的拉锯战。大马华裔经过几代人劳心劳力的争取,为的不外乎是捍卫民族的尊严。在一个以民主挂帅,以多元种族、多元文化著称的国家,部分人民却要以“捍卫”这么沉重的字眼来为自己的民族奋斗,这的确是贻笑大方的现象,时局至此唯独咱们的当权者仍然可以“不苟言笑”。董教总对《五年教育蓝图》的总体意见中有这么一段记叙:“我国自独立至今在教育领域方面的主要矛盾就是不符合国情的单元化思想与维护母语教育的多元化思想之间的对垒。”故我国的教育制度,兜兜转转地至今却还在原地踏步,视不达“最终目标”誓不休为目的,结果,所谓的教育改革长久以来就像小孩子扮家家酒,永远来去就那几样越看越不是滋味的小菜。

我国如此的教育架构中,几乎可窥探出就是外行人引导内行人的讽刺现象,有多少的教育部官员是真正着手研究教育领域的实践教育家?抑或是满腹哲学探究精神的思想家?用商业管理或政治手段来玩弄教育,等于在亵渎神圣的教育。不依良心而依利害关系来办教育,甚至不为全国家人民着想而只为维护某个族群利益的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对少数民族所办的教育,一会派儿糖果,一会儿请坐冷板凳,叫人无所适从。文明国家的政府鼓励人民办教育,减轻国家负担,对民办教育无任欢迎,反观我国却无法敞开胸怀接纳,难怪成不其泱泱大国,使得国家发展至少倒退了几十年。




(一)游园惊梦 – 沉睡中苏醒的独中愿景

华文独立中学,是大马华社民办的学校,《1961年教育法令》实施后,华文中学因不愿接受改制为国民型中学而成,向来秉持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方向目标。目前我国共有60所独中(60+1,包括新山宽柔分校),在校学生近6万人,教师约3000人。独中虽然以发展民族母语教育,承传民族文化为己任,但在办学上也基本依照国家课程纲要,并规定马来西亚语、华语、和英语为学生必修、必考科。然而,它在我国教育制度的桎梏下却一直等待着被承认与否的命运,在有关当局明排挤暗打压中游走了数十载,还在孜孜不懈地努力想走出一片春天来。如今,严冬还没过,又面对了与世界接轨的大冲激。在这样被里外夹攻的处境中,独中的地位,就像走钢索的人,负面看来是“苟延残喘”,正面看来却是“越挫越勇”。我们当然宁愿相信柳暗花明处永远又有一村,于是,独中教育在华社的相辅相成下,没有倒了下来,也不可以倒下来。

然而,独中在北马这个大宅院中一直扮演着小妾的角色,它安分守己地守住尴尬的地位,无法超越那被称为原配的改制国民型学校。于是,能够生儿育女就是它的光荣,儿女倘若比不上嫡出,那也只好认了庶出的命。于是这造成了北马独中生心理不平衡的问题,而目前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下,颠覆这种宿命论是北马独中迫切的需要。

近30多年以来,独中为国家培育了约16万通晓三语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或继续升造或就业创业,为国家政经文教各个领域增添异彩。然而,独中的付出至今依旧没能被记上一功,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如今小妾的孩子也该长大了,能够不再卑躬屈膝的时候,谁还愿意去摧眉折腰?小妾其实也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没有必要再可怜兮兮地去乞怜。我们年年“谏言”、“上书”有关当局承认我们华社,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对“妾身未明”这一点一直耿耿于怀。今天,在董教总多年来的争取之下,政府终于开放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贷款给独中生,以董教总为首的华社表示接下去会继续争取要求政府全面承认统考文凭,包括要求国立大学和师范大学录取独中生。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于2010年4月30日在怡保育才独中举行的霹雳华文独中复兴运动37周年纪念仪式上指出,

“华教在过去三四十年来努力奋斗,自力更生,除了努力向政府争取承认统考文凭,也要求政府拨款无条件支持独中。我们也要求政府积极增建和复办独中……以大马目前的形势看来,政府只有在顺民意,在国家政策上采取开放态度,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只在补选显示善意,是不足够的……毕业生有广阔的升学管道和出路,独中统考文凭获得国外许多大学和国内私立学院及私立大学接受,但大马政府至今仍不承认独中统考文凭!”(6)

其实,就算统考文凭受承认,现今诸多“不公、不平”的现象就会迎刃而解?

首相纳吉走马上任后不久,就提出“一个马来西亚”的宏愿目标,当大家还在为这“一个”的迷思在思索时,首相随后就在国阵最高理事会上,指示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研究承认统考文凭,慕尤丁却语带保留地对大众表示:“我们会研究,不过,还没有任何决定。”我们生长在这块土地那么多年来,对所谓的“研究”、“探讨”、“磋商”到最后不了了之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大马华社心里那个大马公民社会地位“平等”的准绳与大马“土著”心里对民族权益“公平”的坚持,自独立以来一直就像跷跷板游戏,谁也不愿俯首称臣。而如今从副首相所谓的“研究”至他们愿意“承认”的过程当中可又要等上多少年?

马来西亚自由撰稿人杨邦尼发表在《星洲日报•言路》上的言论这么表示,
“让我们回到现实吧。就像政府同样花了长时间‘研究’最后‘承认’台大医科,北大清华中文那样,我们太清楚这和硬实力学术成就的研究未必有关,而是从一开始我们独中教学媒介语华文就预先排除在国家语文的认可名单上。白话一点,独中统考这35年来的症结,不在学术的高低,或如何广受各知名大学的承认,而是语文的幽灵作祟,挥之不去如魅影隨行啊。这是‘不能说的秘密’和多年来华社、华教和国阵政府间的‘默契’。我们看见这种欲说还休的默契,它一方面不戳破国家既有的教育意识形態和主流思维,另一方面又要应因〈承认统考文凭是大势所趋〉” (7)

这种双方无法妥协的情况,不断在上演,也将继续上演。

独中既然认为统考文凭及独中毕业生受世界各地大专学府承认并前景大好,为何还只一昧要回头争取“夫君”予以一个“身份证明”?根据《星洲日报》全国采访队的独家报导,认为全国60所华文独中作为孕育华文人才的摇篮,“已属于‘全民学校’,除了巫裔和印裔学生之外,也有国际学生在独中就读,形成了多元的特色,逐渐脱离‘种族单元和两极化’的形象。”(8) 难道独中这样纷纷嚷嚷地,妾身就可以变原配?独中不如宏观一点放眼世界,当小妾能在全球化中站稳一席之地后,再让夫君回来取经,那也是小妾另一面的成功!至于人才外流的症结所在,并不是承不承认统考文凭那么简单,这是整个国家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独中在这个点上,其实不必再为“身份”问题而苦恼。小妾嫁给一个只懂得亵渎教育的夫君,那不是有眼无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这样一个用谎言包装的民主国度里,是不可避免的无奈。想到这里,独中或许也该庆幸自己游走钢索的地位,由于独中统考文凭不受政府承认,使得独中可以在这种教育制度的管制下发挥更多,发展更全面。于是很多理想中的教育概念都可付诸行动,与全球化接轨就比国中来得更有伸缩性、自由性与前瞻性。



(二)逆水行舟 – 游走《教育大蓝图》

《五年教育大蓝图》被视为引领我国实现先进国宏愿的关键。董教总认为,“这份文献是我国独立建国半个世纪以来,政府针对国民教育领域迄今所发表的较为全面、深入,以及最细致化及系统化,且最具专业性、策略性及前瞻性的国民教育发展蓝图。”(9) 然而其中无可避免地亦相对存在着弊端。

《五年教育蓝图》提升全民教育素质的六大核心策略为:一、建立民族国家(Membina Negara Bangsa);二、发展人力资本(Membangunkan Modal Insan);三、强化国民学校(Memperkasakan Sekolah Kebangsaan);四、缩小教育差距(Merapatkan Jurang Pendidikan);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Memartabatkan Profesion Keguruan);六、教育机构卓越化(Melonjakkan Kecemerlangan Institusi Pendidikan)。

其中的“建立民族国家”与“强化国民学校”这两点,就明显看出马来民族霸权主义在里头,这长久以来如鬼魅般驱之不散的偏颇主义,成了几乎布局完整而全面、思路严谨而专业的《五年教育蓝图》的败笔。不断强调单元教育与语言单一性的执着,与多元发展及民主教育是背道而驰的。马来中心主义的民族霸权主义其实就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阻碍力,然而它却被认为是国家人民团结的最佳途径。这种打压少数民族母语的“坚持”,才是团结真正的绊脚石。

《西方教育思想史》这本研究著作里,作者就曾本着西方教育家的言论作出以下的论点,

“绝大多数的子女,自出生后即在‘母语’的环境中成长,‘母语’竟然未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正式用语,学童必须放弃这种早已习惯的语言,而痛苦地改读古典语文,这也是教育学者一再指责学校使孩童千方百计拟逃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唯实论的学者力倡母语教学之价值,出来可以扭转时人之不正确观念之外,亦可使学童兴高采烈地成群结队入学,如此,学校教育才具“实”质功能,而非仅是虚有其表而已了。”(10)

由此可见,母语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辅助工具”。可惜我国有关当局却本着利益冲突的关系,无视长久以来东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告诉我们的原理。

教育是什么?印度哲学大师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1895-1986)表示,“教育并非只是获取知识,聚集事实,将之编辑汇合;教育是把生活当做一个整体而明白其中的意义。然而,整体能经由‘部分’加以了解——可是这却是政府、组织化的宗教、独裁政党所尝试的工作。”(11)

根据克里希那穆提的论点,不难否认我们的政府在教育上,一直都在极尽解构、分歧的能力。教育,它不简单,但也不复杂得需要政治干预,当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发展体系,该国的教育制度就会在政治话语下被扭曲,被政权摆布、被政客玩弄于股掌之中,永远没有清流。



(三)放眼世界,接轨全球

《五年教育蓝图》指出,面对由经济全球化及资讯网络化所引发的强大国际竞争压力与挑战,我国必须从发展人力资本着手以提升国家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而发展人力资本的关键乃在于教育素质,特别是全民基础教育素质的提升。董教总认为,这是一项正确的总体战略思想,可说是抓住了要害。(12)

全球化(Globalization)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然而全球化基本上还没有一定的定义,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也就是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为了“经济效益”,人们从乡村走入了城市,然后秉持着物竞天择的概念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地生活,因为惟有“不同”、“特别”才能在生存竞争里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人们开始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人类甚至认为弱肉强食是天地万物颠扑不破的生存原理。于是,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为着各自的利益,开始与道德观念渐行渐远,于是世界上再没有夜不闭户、画地为牢的现象。教育越来越普及,然而社会秩序却越来越紊乱、人心越来越败坏、政治越来越腐败,这是一个极其讽刺的现象。

假如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带来的不是世界和平的繁荣,那么当教育与“全球化”挂钩时更需着重的就是学子们心灵层次的提升。教书育人不单是培养人才那么简单。在道德沦丧或文化没落的社会里,人才济济不但无法为世界带来稳定的发展,反而更加速了弱肉强食的残忍局面。虽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生存在一个出卖良知换来的土地上,它带来的难道就是傲人的满足感?故教会学生各种技能及如何相互竞争,不如先启迪他们的良知良能,教会他们如何包容接纳。

印度哲学大师克里希那穆提也曾如此表示:

“没有爱和正确的思考,迫害和残酷的行为将有增无减。人与人相对立的问题要获得解决,并非借着对和平这一理想的追求,而是借着对战争原因的了解——这原因存在于我们面对生活和其他人类的态度中;这项了解,惟有经由正确的教育才能获致。如果没有内心的改变,没有善意,没有经由自我觉悟而得来的内在改造,人类将无法获得和平与幸福。”(13)

因此,在教育学生当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远比教会他们做个有知识的人来的重要。



(四)与全球化接轨,从庄严教育做起

独中要栽培学生与全球化接轨,就无法忽略人格与文化教育。在《五年教育蓝图中》,独中除了要对国家全民教育有所反思,更要对全人教育有所规划。甚至要融合终身教育、自然教育、人格教育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教育理念与形式而塑造一个真正的全人教育。全民教育与全人教育不是口号,更不是理想,要真落实推行,那是任重道远的责任,容不得任何人的私心与利益搅和其中。

学校教育不会忽略基本的培养人才目标,当教育被以类概全地诠释为“教”,而忽略了“育”的时候,教育就偏离了轨道。学校的教育,根据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的划分,基本上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积极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科学地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力、展开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让学生尽早接受艺术熏陶、帮学生树立奋斗的目标、激励学生勤奋用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14) 美国哈佛大学的素质教育理念认为,人才的培养,不在于方法,而在于观念;人才的成长不完全靠勤奋,而主要靠思想。然而以上所列,都与人格的培养没有直接的关系,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充其量也只能教出的“全方位人才”,而不是“身心灵健康” 的下一代。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明确指出系统的学校制度的捷克教育学家康米纽斯(John Amos Comenius, 1592-1670)是主张泛智及全民终身教育的教育学者。他提出终身教育有三大目标,一是“博学”必须靠自知;二是“品德”,必须仰赖自治;三是“虔诚”,则要求一心向神,三者缺一不可。(15)

由此可见,在终身教育的整个概念中,博学、品德与虔诚是如此重要,尤其“品德”那一方面。独中(中学)的教育是人一生中的中间阶段,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过渡责任。学生的教育,从胎教、幼教、小学再到中学,基本上人格的培养已经形成,然而事情一定会有例外。当家庭教育失败之际,学校教育就有责任肩挑这项责任。当然,这并非插手学生的家庭,而是独中可与学生的家庭配合,配合专业知识或专门研究部门的能力,实行家长再教育的策略,确保学生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这对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重大的影响。问题学生来自问题家庭,家庭问题没有解决,学生心灵层次的健康问题就会出现危机。独中的学生人数不多,或者说基本上教师也较能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教师甚至可以落实家访活动,与学生及家长关系更为亲密,这对教育学生来说就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独中实行的小班制,对教育是好的,这与道家“小国寡民”的思想就能接轨,否则树大招风、末长必折。教书不是教会学生知识那么简单,还要教他们待人处事的道理,教他们面对自己,让他们学会认识自己。克里希那穆提也说,

“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依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它们以获取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16)

如果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教师除了认真教“书”以外,就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读书不是人生的全部,尤其是让孩子不求甚解或囫囵吞枣地读书的“教育”,孩子注定要多灾多难。而当教育形成了单纯传授知识的管道,教育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

再来,学校可与小学接轨,从小学获取相关学生六年小学教育的进展报告。这样才能真正对症下药教育孩子。小学是启发的阶段,中学是引导的阶段,如果小学没有做好启发的本分,来到中学,学生就无法跟上引导的进度,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有所耽误的。故教育本来就是长远的计划,没有断层,也不可以出现分裂。

既然在教育当中,教师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师资就是国家的重要的资产。就独中本身而言,每年为国家栽培许多人才,却俨然只落得年年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局面,为何?其实,独中本身就留不住人才,独中常常忽略了师资阵容上的要求与“保护师资工作”。真正的人才只愿意效劳于他认为值得效劳的地方,不是我们叫他该怎么做,或应该怎么牺牲、怎么奉献。只懂得依循我们发号施令来工作的不是人才,那叫奴才。可是,我们华社却一直在培养“奴才”。是谁认为教育工作者或文化人就一定要牺牲奉献?是华社!是谁认为为族群付出必须不求回报,即便是本身穷困潦倒也在所不惜,也是华社!是我们华社自己扭曲了真正“牺牲”的精神内涵。“牺牲”,应该是出于自愿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是民族使命感本身就能唤醒奉献精神的力量,不是人心的意识形态强加及施压中的一种认命感。是谁把整个趋势导向了一个坎坷命运才能造就民族英雄的方向?对,也是我们自己。是华社本身先自我矮化,真正把文人相轻推到了最高峰。当我们只能培养出一群心里不平衡的教师时,我们的教育就注定失败,如果独中不能解决教师资质、专业及心理健康的平衡,就无须再谈与全球化接轨的课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除了安排教师的专业课程,鼓励教师专研教育领域,加强本身专业知识之余,还要建设教师的心灵,让教师能真正明白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有付出的深层意义,发掘教师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教育使命,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下一代,独中的教育才能栽培一批能与全球化接轨的“好学生”,而不是心理被扭曲再扭曲的不正常心态。

提出全人教育的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和作家孟登(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孩童教养成自己的主人”。很多时候,在教育制度下,教师却扮演了学生的主人,把教师与学生两者的身份差距拉得太远,把“引导”的模式变相为“给予”的方式,如此一来,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无法自立的新生代。孟登发现,“应该如何教育或训育孩子,乃是人类知识中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困难。”(17) 他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班级授课制度,普及初等教育,扩大学科门类和内容等,并编写多种教科书。这一点,独中在办教育30多年以来都没有缺少。虽然孟登认为设计良好的教学法,编写恰当的教科书,重要性大过于培养优秀的教师,但他也强调教师之基本条件必须是:第一,拥有教导他人的能力,因此必须受过专业训练;第二,知道如何教导他人,所以方法必须独到;第三,热心于工作,教师应有敬业乐业的心态,如此师生二者才能产生“自愿性”(Voluntariness)行为,而此种现象的主动性,操作教师手中。(18) 总的来说,独中在硬体的完善之余,绝对不能忽略教师这至关重要的“软体设备”。

心灵健康、有道德、有爱心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教育下一代,才能庄严教育,师严道尊,才能给我们的社会塑造良好的风气,减少社会问题。而且,独中在培养学生有道德之余,更要教会他们如何看待、包容、纠正、及引导别人的不道德。因为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恪守道德规范的行为总是为其对道德规范的恪守付出代价,而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总是因其对道德规范的违背获得奖赏,那么,道德规范必定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进而,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德性高尚的人总是为其道德付出人生幸福的代价,道德虚伪的人总是为其虚伪获得各种人生的奖赏,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不可能有什么道德,也不可能有什么幸福的社会。这当然是社会的问题。”(19)

所以,心理健康与面对真实社会是独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

让学生提早面对社会,也是教育的先见,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最博学的人物”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早就强调“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的真谛,知行合一,在正义之行为中体认正义的意义,在诚实的活动中领会城市的价值,不可空谈,“坐而言也要起而行”。与其让学生一昧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不如带学生到户外面对大自然环境以及真实的社会。比如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问活动等。法国教育家爱弥尔•涂尔干说,“教育是年长的一代对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一代所施加的影响。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和培养一定数量的身体、知识和道德状态,以便适应整个政治社会的要求,以及他将来注定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20) 让学生提早了解社会,犹如为学生打一支预防针,避免他们突然从温室的小花变成面对暴风雨就即刻被摧残的命运。甚至可以更早地让学生计划将来如何改善社会、贡献社会。

当然,独中更可以和全世界各地的大专做适当的交流,甚至实行交换学生计划。这对独中生未来的升学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管道。这一项,独中现在正在进行,但仍未全面化及系统化,故应该加强。而全国60所独中既然是唇齿相依,那就更应该互相辅助,携手为全国独中生铺设一条康庄大道,而不是各办各的教育,在独中与独中之间又形成红海政策。如果独中彼此之间又相互竞争,那要怪谁没来给我们更好的教育及办学权益?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总结

强国必须先强民,强民必须先强教育,这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秦始皇害怕学者反击而焚书坑儒的原因。而著名幼儿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里,到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故在这份报告里,独中如何栽培学生与全球化接轨的意见中,教育实施的建议就从家庭开始。“父母的举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永久的影响。家庭应该是欢乐和爱戴的殿堂。在父母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教时,不能因为他们不懂事就不尊重他们,要懂得“赏识教育”。另一方面必须培养孩子好的性格,性格的培养循序为 —— 思想产生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影响一生。此外,更需教学生与人相处的本事,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与习惯亦有所关系,因为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的素质。”(21) 独中要栽培学生与全球化接轨,就必须培养身心灵健全的学生。健全的身心灵首要来自家庭教育。所以说,教育体系原就是一个循环不已的系统。

此外加强师资培训是在所必行的,好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好的下一代。这是不变的真理。教育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教育的传导者更必须是神圣与庄严的化身。

独中对内必须继续与有关当局争取相关的权益,对外必须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夹在这两者之间,如果能够继续抗衡,继续努力,来日必能在教育界展露光辉,为社会培育一代又一代智慧与道德并重的优秀学生。


—— 完 ——

Footnote

1. 董教总“教育发展大蓝图总体意见书”新闻发布会,2007年6月12日(二),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致词大纲,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行政楼A座401会议室。
2. 18至19世纪,民族国家(Nation States)在欧洲的出现,导致单一文化国家(Monocultural State)概念及文化单一性(Cultural Homogeneity)思想的产生。他们倾向于强迫少数民族接受及采用多数民族的文化及生活方式。
3.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移民活动,许多民族国家已经变成了多民族国家(Multinational State)。因此,单一文化国家的概念也已经被多元文化国家(Multicultural State)的概念所取代。支配性一元化论(Dominant Monism) 的思想现在已被广泛视为违反文化民主及基本人权。它已经被文化多元性(Cultural Pluralism) 思想所取代。文化多元性思想强调,在教育领域必须实施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而不是支配性一元论。
4. 国家原则(Rukun Negara)也肯定了这一点,“我们的国家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社会构成的国家,具有丰富和多姿多彩的不同文化传统习俗”。
5. 董教总“教育发展大蓝图总体意见书”新闻发布会,2007年6月12日(二),教总主席王超群致词大纲,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行政楼A座401会议室。
6. 《星洲日报》http://www.sinchew.com.my/node/158858?tid=1,2010-04-30 18:34
7. 新闻来源:《星洲日报》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13706,言路•杨邦尼,2010-02-27 。楊邦尼. 馬來西亞自由撰稿人‧家庭教師. 南京大學(新加坡)中文碩士研究生.
8. 《星洲日报》http://www.sinchew.com.my/node/155101?tid=1,2010-03-31 18:00
9. 董教总对《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总体意见书,www.djz.edu.my/home.htm
10. 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页208。
11. 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页9。
12. 董教总对《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总体意见书,www.djz.edu.my/home.htm
13. 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群言出版社,2004,页75。
14. 金舒,晨曦编著《哈佛家教》,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15. 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页243。
16. 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群言出版社,2004,页15。
17. Montaigne, “Of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Essay, L.E.Rector (tr), N.Y.:D.Appleton & Co., 1899, in Jerrett, 33.
18. 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页255。
19. 崔宜明《道德哲学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页300。
20. 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页235。
21. 参阅,卡尔•威特著,翟文明,郝荣丽编译《卡尔•威特斯教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九月九有甜甜圈

独在异乡为异客,似一叶浮萍,无扎根,孤孑,每逢佳节倍思亲。槟城来的朋友,多少稍来点点解不开乡愁的安眠药,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未曾洒脱得在失眠的凌晨,索性泡一杯提神的咖啡来等待黎明。只知道帷幔外的雨幕里往往有“羔羊迷失在城市中央”这样一个故事的起点画面。我游魂般立在十字的交结处,演着伤风悲秋的独角戏。特写镜头下的眼泪是一颗颗晶莹的水晶,没有什么不可能,就像我自由地灵魂出窍到都市里,去演戏。然后想起,夙诺,都随风,就NG哭了起来。好多让我熨帖的话,都成了一颗提在手里,发烫的陨星。缜密地分析情节,导演干扰式地尽情让别人的快活左右着我生活化的演绎方式。凭想象,拍摄手法生怯如此,是因为自导自演,左右为难。疲累了才省起,多久,没上电影院看一场别人演的戏了?

我不是好演员,不过是天地间的一个小配角。实际上的简单规划里,我,只是好多人和事的奴隶。艳红残退而成的妃色,会在棺木里凋零,遂而埋葬一堆枯黄,地底下,尽是梦。我常常这样让悲观的因子在思绪里发酵再漂白,然后过期的时候,变成一片片发霉的面包。多余的殷忧换来朋友为我贴切地套上“悲观”的形容词,我努力卸去这种累赘的代号,我其实应该自在得很,只不过偶尔会闹一场和自己怄气、赌气的无谓拉锯战。

我只是想家,只是放一把火焚烧“廉价的感怀”。文字,是烟雾弥漫缩小范围后的渲染;文字,在粗糙的纸质里出卖我也欺骗别人。我真的真的,只是想家。

六月里某个子时的一通电话后,我就换好衣裳,坐上候在门外的车子,去到妈妈档。三个老师,两个学生,尽量把正方型的桌子围成一个圆圈,像老师手指着的,天空的满月。这样一个望日的夜晚,师生们喝着奶茶,说着笑话,大家都暂时成了脱离家庭的独立个体,腾出一个共话回忆的空间来。这个时候,我忘却了乡愁。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其实我早应该长大,这里四季如夏,永远思念不出一个萧瑟的季节来。而且,一叶浮萍,终归大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好吗?

流星飞逝,好多甜蜜的话都是许愿中自己加糖的效应,听起来舒服,却伤身。为自己着想,不期然释怀。彻夜跳动的情感,化成待蒸发的露珠。看,朝晖,毫不保留地,刷新我一夜的空白,髹上一道虹彩。不演戏也不愿再沉迷于“戏”,虽然梦依旧、继续,但那是可口的甜甜圈,像那夜的“婵娟”,千里与共。

重阳节时,相隔几州之遥,我仍会遥望着“兄弟登高处”的方向而感慨,因为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会提醒我,你们,遍插朱萸少一人。家,是不能忘的,不过换另种记忆体来储存思念档案。


写于PJ
8 June 2001•9:31 PM

好了歌

《红楼梦》第一回里有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大学二年级有一堂“古典小说”的课,有机会让我们专注在《红楼梦》的研读,其实早在小学六年级时就阅读过此曹雪芹名著,只是当时懵懂,好多情节都看不明白,只觉得里边的人物不停地轮流哭,很厌。后来终于看懂了,原来我需要时间的流失和年龄的增长来换一个“懂”字。

八十年代流行的“新谣”代表歌手梁文福,为〈好了歌〉编曲,并填补上自己的词,歌词里最后那半口白的一句,总让我反复思量:“别让你儿子有日对你说,爸爸,我们还是送你去养老”。最近从朋友的口里得知好多慈善、佛教团体竟然为自己创办、打理的养老院、病老院出现“人潮汹涌”的境况而感到骄傲,以为可以为不幸的一群“效劳”是多么伟大的功劳。可是朋友疑惑地说,他们为什么不更积极地作些挽化人心的治本方法,而只徒劳于治标的工作呢?说得好像也有道理。

其实我一样地不孝,阿嬷她老人家跌了一跤再也爬不起来之后,我才明白所有怨恨都是何等的幼稚。过去对她爱理不理的后悔心理已经根植于心,纵然阿嬷弥留之际已经原谅了我,可是我却无法释放自己的罪行。有一段日子,我每夜惊醒,都害怕躺在床铺上的阿嬷已经没有气息。那个时候,知道她终将离去的日子也不远了,才懂得珍惜,可是她再也不能开口说话了。总是如此,让心灵在短暂里珍惜不起来。以为永恒,所以挥霍;以为太多;所以浪费;忘了这样的以为,也就这样忘了承担自己,忘了把心摆在哪里去搜寻永恒的定义,忘了其实那个最初的所在,一直在心里挥之不去……庆幸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将阿嬷送进养老院,甚至这样的念头也没有,纵然她以往对于我们有千般的不是。后来我明了,“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一样地,天下也没有“不是的”阿嬷。

《红楼梦》,从繁华兴盛到衰落凋零,一一显现了浮生若梦。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虽多有争议,然而不管是曹雪芹所著的前八十回,或者是高鹗续作的后四十回,都尽藏阁中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尘俗世;明月高楼休独倚;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曹雪芹写家族兴衰,却道尽人世间无数丑态。

世人都晓神仙好……

后来,我更知晓,不同年龄不同的心境下,对于《红楼梦》的品茗将有不同的体会。沧海桑田不只是口头上抒发的情感,当有一天你不爱薛宝钗也厌恶林黛玉时,不要拒绝承认岁月的痕迹已经烙印在脸上。其实也没什么否认的理由,属于叛逆的年代走远的时候,我们也将更清楚这一点:神仙本是凡人做。


写于PJ
29 May 2001

得过且过

应该说一说小学时期的我。我就读的那所小学,现在可算是“名校”了,槟城就这样,堂皇的名词竞相加注,就赢掉人们怕输的心理。

一年级时我是班长,老师疼我,可是班上的同学很坏,她常常被气哭了。因为她,我的求学日子有了好的开始。结业时,她还让我领“好学生”奖。上了二年级,我们换了班主任,她会用很粗的藤鞭打我,也很偏心,我不喜欢她。那个时候,新校舍建好了,我们的课室位于三楼,她可以连续好几次叫我到办公室去,一会儿拿锁匙、一会儿拿簿子……我每次都会想起那一层又一层让人好累的阶梯,三楼下来后再步下食堂的楼梯,然后通过一大片空地,再经过旧校舍,然后从音乐室旁的楼梯往下走,过一条水沟……我想她常常忘了班上有两位班长。三年级时我对她说不要当班长了,在我以为,班长必须是班上的模范,可是那年的“好学生奖”让她疼爱的学生给领去了,我仿佛挨了狠狠的巴掌般,无地自容。可是她的“爱将”当了班长后,就变成了“宝贝”,我依旧止不住阶梯的梦魇,她仍然常常对我说:“她不知道放那里,你陪她去。”或“她不熟悉,你去。”

四年级开始依照成绩而分班,我和班上第二名的同学被编排到第一班去。那个时候开始,我变得异常安静,不再举手发问或回答问题,我因为压力而变得很自卑。然后成绩一落千丈,就滑落到第二班去。可是五年级的我读书读得轻松,忘了考试的日子是怎样熬过来的,就接近尾声了,然后我和第一名的同学又重新回到第一班去。六年级的日子不好过,为了应付检定考试,老师轰炸式的教书法,差点难以适应。那年当了学长,表面上威风凛凛,私底下却黯然神伤。学弟学妹们怕我,而我却怕继续走下去的日子;可是他们也不过是害怕我颈项上绑着的领带,而我,只是害怕着自己。

上了中学后,我又开始回想过往的日子,好似也没留下多少记忆。望着柜里摆放着的奖杯,有作文比赛、绘画比赛、书法比赛等等的收获。发觉只要是得上台的比赛我都一无所获,我不是没参加过歌唱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却都只是陪太子读书,滥竽充数,深深明了自己不属于舞台。然后我对自己说要针对喜欢的领域而有所成就。可是射手座的我就是这样很喜欢说,热度过后的第四分钟就像松懈了的琴弦,拨不出任何一曲来响彻云霄。我学水彩画不到两个月就放弃,理由是课外活动很忙。有借口还好,可是姐姐教我弹吉它,我却永远只会弹仅仅的“龙的传人”一首。后来我要求学电子琴,学了四个月后却因为要南下到马大深造,而不了了之。学水墨画时又告诉自己要用心,一个课程下来,又停滞不前了。我总是如此悬挂在半空中,高不成低不就。

也许有一天,我会用现实来埋葬理想,然后为它哀悼。属于它的未来我本不该扼杀,但是我又何尝有权利选择?回望过去,有多少实践了的梦让我欢欣。我相信没有期望就不会失望,顺其自然会开怀些。

写于PJ
10 June 2000•11:06 PM

我知道了,什么是眼泪

诗人顾城二十三岁时写了这首诗,“……我知道了,什么是眼泪。乌云,一片又一片黑帆,放射着闪电,追赶浪花,在洗劫的路上,撒满天真的种子,耕耘的季节已经过去。沙地上,蝶鱼的眼睛半闭半睁,不知痛苦的贝壳说,我要心。”

其实,我早知道了,什么是眼泪。顾城想必也不是二十三岁才晓得的。

我记得自己曾经那么离开家。车子的引擎才刚开动,眼泪就掉了下来。我双手紧捉着方向盘,突然觉得好沉重好负担。车窗外没有雨滴,可是我眼眶模糊。很想把排档进到第五档,然后猛踩油门。可是,车龙好长好长,走走又停停,犹如我心情的颠簸,起起落落。

生活没有打击就无法成长,安慰的话我比谁都会说,可是手指一直像扫水器般不停地划过,划过脸庞。彷徨时期我已经渡过,考验的焦虑也已可以慢慢接受了,然而始终不明了的,依旧是深深执著的心。因为执著,所以有太多的在乎。自己也哭过,傻过。阿嬷曾对我说,有一所由别墅改造而成的小学,是战前的建筑物,屋子后边有一种花,喜欢听孩子们的哭声,孩子们哭得越凄凉,花会绽放得越娇艳。这个世界本来就这样,像那种花,喜欢我们为自己或为别人而流泪,只要是哭(虽然阿嬷说的话,可能只是为了吓唬我而造的谎言),就像我为阿嬷的离去而哭泣一样。

“不知痛苦的贝壳说,我要心。”听,这样的要求,多痛心!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可是我们的以为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茹素绝对不会不好,可是家人为什么不谅解?有些朋友为什么不以为然?突如其来的转变会孤立,真的。一辆辆的车和摩多与我的车身擦身而过,路上这么多人,也这么多魂,来来往往。魂断公路,我们怜悯无限,寄于同情,却没有想过,像贝壳这样的说话也存有凄凉的成份。

车子驶进无人的道路,我又仿佛听见了:“不知痛苦的贝壳说,我要心。”可是,我能做什么?除了继续驾驶,和把家人的责骂关在车窗外,那时候。

因为求学而离开家乡,远在家人的视线范围之外后,我不再为这样的事情而哭泣。后来回家去,他们想念我的心已掩盖掉对我严厉的阻止。我想,大家都应该深深体会到,家人,何等温馨。


写于PJ
2000年11月16日•星期四•凌晨12时22分50秒

昨夜星辰昨夜风

回家乡度假时,偶然通过电视节目就引发遐想。“还珠格格”里的紫薇格格对尔康许诺“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诗经》的〈上邪〉;而“雪山飞狐”里的桑青遥对着思念香香公主的陈家洛,吟诵着苏轼〈江城子〉词里的上半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海枯石烂的山盟海誓,凄美迂回曲折的恋情,在无数的小说及电影里赚了不少人的热泪。可是故事的大团圆结局不过暂时戛然停止,音弦再续,王子与公主同过着的幸福生活,或许仍有变化。童话故事为了保留孩子完美的梦想,遂包装得华丽,却无法在满腹疑惑的人们的脑海里抹煞掉写在结局的问号。生,还罢;死别,即着实往事已矣,诚知此恨人人有。

很早就情窦初开的朋友对我说,谈恋爱不要太随便,它不是物质需要,不要存有人有我也要有的心里。这,我都知道,否则有一天,花红易衰似郎意,流水无限似浓愁。可是我突然想起来,曾一个同学告诉我,爱一个人就要捉紧机会,她的朋友一直不敢对心仪的女孩子开口表白爱意,后来女孩子车祸死了,他挥不去女孩夹在车底下的阴影,更忘不了自己的懦弱。或许是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

星洲日报第五届《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时,蒋勋在台上朗诵〈愿〉,我听着听着,就感动了。过后我到大众书局翻找,立刻就买下了他的《多情应笑我》。一本书的购买动机,可以是只为某篇、某段,甚至某句,仅此而已。“如果啊,如果――如果你对此生还有眷恋,我就再许一个愿――与你结来世的因缘。”好长的愿,我只引用末一小段,虽然循序的感情才可以有泪,因为感动是不能凌空跳跃存在的。可是后来,我再也不认为这样的愿有多伟大,人生苦短匆匆几十年,世间也仿若地狱,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我愿是从天堂来,回天堂去,不再有来世的因缘。再怎么说,天长地久有时尽,爱情这回事,此恨绵绵无绝期。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与夫婿赵明诚,恩爱非常,是比翼鸟是连理枝,足让人只羡鸳鸯不羡仙。丈夫死后,她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思念之词,抒发对丈夫的情感,可是传说她后来也改嫁了;台湾写禅意散文而名成利就的林清玄,把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一朵清纯的莲花,却因为婚变的消息突然被揭发,就不再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了。风云多变呵,这世界!

人生自是有情痴,多少阳光底下的幸福人,莫不冀望一切如昨,纵使此恨不关风与月,然而到底是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往者已矣,不可谏,来者尚犹可追。一切可以从头也将难再回头,本来就不该的是,简单有如“后悔”一词。

写于PJ
2 June 2001•11:25 PM

今霄别忆

我北上去参加小学同学十年的聚会,他们把地点选在卡拉OK,让我待不上一个小时就悄然回家。十年了,当年的天真烂漫,像一颗颗过期的阿司匹林,治疗不了城市人忙乱中衍生的“痛”,惟有借着烟酒来暂时麻醉。我忘了把回忆up-date,以至于我在他们的一口口酒和一支支烟中,依旧看到童年时的脸庞,格格不入。终究不能拒绝长大。

考完试后被朋友怂恿着去看戏,看了中国片“我的父亲母亲”出来的那个下午,我发觉自己的心还被牵引在剧情里。使我想起曾经在中国电影展时期到天后宫观赏一部同样是描绘亲情的“天堂回信”。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在黑暗的礼堂里,悄然把眼角的水滴拭去。回家的路上,朋友问为什么不会哭?很想告诉她我以前在家看“鲁冰花”的时候,就偷偷躲在厨房里淌泪。我其实想说,我不愿在别人面前挂着两行热泪。亲情因素像一把火,会燃烧我泪腺里潜藏着的咸咸积水,直至沸腾。我曾把100度后的滚烫倒在叠成锥形的无数高脚杯里,像醇醇的香槟流泻,然后宴客。不知是巧合还是别无所长,我少得可怜的得奖作品都离不开亲情描写。在谷中城里无意识地逛了一圈,又回到电影院去观赏韩国片“八月照相馆”。剧终后出来,黑夜已放肆地在它的舞台上欺凌我们这样小小的配角。我知道剧里男主角的眷恋也一样挽留不了夕阳,而黯然走入了另一个世界的黄昏里去,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台湾歌手孟庭苇的民歌精选辑里有一首“去吧!我的爱”,那是一部电影的主题曲,同样地,当年从戏院出来的她,对着天空若有所思,她想起自己瞒着家人,提着吉他坐公车到民歌餐厅演唱的那段日子……她留给我诗意般的画面,她让我美丽的憧憬萌芽。所以当本地还没有民歌餐厅的时候,我向往非常,总以为淳朴风味的民歌会在那里演唱,然后配合着不插电的吉他演奏,在诗一样的年华里演绎出浪漫的情怀。后来民歌餐厅终于有了,也有好一些朋友去驻唱,几次捧场下来,发觉他们都不熟悉民歌,我失望极了。淡淡的民歌,我喜欢;纯纯的新谣,我也爱。我知道了,对于一切未曾拥有的我都想要,可是好多好多我都得不到。

然后我听说梁文福要来马大,不觉地想起他的歌和他的书陪我成长的回忆。就那样踱步在中文系那长长的走廊上,看着一幅幅他的海报,终于如愿以偿地从老师那里获取一张,然后赶紧回到住宿挂在布告版上。我不是还没有长大,也并非还未成熟,更非纯然地崇拜偶像。不过因为梁文福曾经在我记忆里存在过,姐姐严禁我小时候听流行歌曲,却从未阻止我听他的歌。有人说,品味要随着年龄增长而变换,但我以为,过去的人和事,全然不能抹煞掉。或许他已不复当年,而我或许也已经增长阅历,可是记忆依然是记忆。

以上一段段几乎杂乱无章的画面,是破碎后再也拼凑不起来的镜子,有着和皱纹拔河的图景。知道的,浪漫尽是无聊的幻想,会有曲终人散的怅然,于是,一场场挥霍理性的剧情在开始发展。可是当发现自己多么吝啬于感性的一点点付出时,又开始害怕它殆尽的一日。成长以来,矛盾加深,此外,无他。

写于PJ
9 June 2001•4:25 PM

不如归去

回国之前,油然想起辛弃疾〈一剪梅•游蒋山〉词里的“日暮天寒,归去来兮”一词。不觉有感而发,纵然只一水之遥,也仿佛远远之乡;纵然相隔有距离,却若闻祖国的召唤:“回去吧!”。

匆匆往返新加坡,临别秋波远在依依前,无所眷恋。通过新柔长堤回到吉隆坡的那个凌晨,风很凉,我站在7-11便利店前,呼吸着无国界的空气,不禁地深呼吸,继而仰望着天空,想赶紧在天亮前的短暂清新里,留住回忆里难得的干净。一张张棉被,漫天无际地遍盖,始在这黑黯里的街道上,尽数寥落晨星的行人。寒衣穿在身上,拂去荒凉之意,思绪就不经觉回溯到古时候。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圣人的精神。创世纪里的挪亚造方舟,这是遵循上帝的旨意。现在的洪水泛滥,是人心缺堤的导因吗?舜帝因为大禹治水有功而把帝位禅让于他。禅让始于尧帝,尧帝因为舜帝孝感动天而把他视为继位的不二人选。尧、舜、禹统治下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几近孔子提倡的大同世界。可是社会演变至今,就再也回不了头。潮流复古,但渊远流长的儒家文明什么时候老水还潮?中文字典以外就找不到的“孝”字,在在地提醒我们道德操守应有的坚持,百善之首孝为先,可是人伦的失常让多少人在意了呢?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人皆有父母,也可能为人父母,小学时期读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句,我想,无非一个爱字吧!

突然放得下又看得开,好多执著开始淡然处之。太阳东升西落的因循从不懈怠,任何国度自持的霸权主义应该惭愧不已,因为,即便是空气也不收费,纵然被污染了也不开罚单,如此的宽宏大量更显示了我们的幼稚和小气。想当年保钓鱼台事件,长远想来,到底争一个无谓而已。假若明天就世界末日,还在意些什么你的,我的?台独好不好,心照不宣。常常在想,美国这世界的龙头老大,大哥的本分还未尽善,就开始想作封建时代的奴隶主,我常谓高科技低思维的新世纪,就是人伦道德开倒车的现象。自由呼声高亢的现时,还容许“君主专制”吗?有朝一日又会在现实里听见“万岁万岁万万岁”吗?

天已快破晓,有股暖意来袭,驱散了我嘴角冷冷的笑。我遂褪去寒衣。这个动作持续的过程里,我趁机挥去千年以来的历史积虑,放松心情去接纳演变的社会。也只能这样了。上了车子离去,发现人潮紧跟着太阳的亮度而增加,车如流水马如龙。

去国,还可以归国,流放了的真性逝去以后,何处流露?有朝一日,想起遥远的本性根源,着实地,不如归去。

写于PJ
30 May 2001•9:42 PM

一朝春尽红颜老

有个从小辍学的朋友问我,长这么大了还不出来工作赚钱吗?古时候的科举制度下,文人们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寒窗无人问亦心甘情愿。然而不及第时即郁郁寡欢,怨天尤人,不事生产,真正百无一用是书生。而我,从小到大,读了十几年书,为了什么?又贡献了什么?当年,想起无数由读书考试铺路的遥远将来,心里不觉地好累好累。猛然再回眸,岁月流逝尽在不经不觉中。我果真像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里所言般“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

书展时买了本席慕蓉的《时间草原》,她的唯美派主义,用文字刻划出了无数轮廓鲜明的美貌,在我夜夜绚丽的美梦里登堂入室。可是梦会醒,所以我就看到了〈青春•之一〉里的这样一段:“……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记得曾经那样阖起书咀嚼回味的模样,差点就因为感慨而掉下泪来。当好多往事都不堪回首时,才会恍然岁月的加减游戏规则永恒不变,我依循,所以我生、我老、我病,然后我死。

挥霍青春的矛盾有解不开的结,纠缠不清。好几次思想起,才发觉忙又茫的人生没有留下多少意义。在仓促之间生活得仓促,多傻!以为忙忙碌碌就会很充实,却忘了当呼吸不继之时,再多的充实都将灰飞烟灭,林黛玉〈葬花词〉如此写道:“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坯净土掩风流……”。是的,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小学六年级,班上有个同学因患骨癌而逝世,小小年纪的他,上不了中学。而我中学时期就读的那所女校,有个不成文的传说:每年都将会有一个人毕不了业。高中三那年的某个清晨,学校里愁云惨雾,骑摩多上学的朋友一一稍来厄讯,有位同学于车祸黑区被撞,当场毙命。后来毕业刊里留了完整一页纪念她。从中我又领悟到,不一定老了才会死,棺材,装死不装老。生命如此,犹如韦庄〈女冠子〉词所言,“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读六年书的会死,读十二年书的也死了。而我,为了知识,汲汲追寻,唯恐落单而不敢掉以轻心。古代人读圣贤书,作圣贤事;尔今,知行合一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死的时候,自有定数的吧!

岁月,匆匆,太匆匆。有朝一日,花落人亡两不知 。


写于PJ
2 June 2001•9:59 PM

Saturday, October 9, 2010

味道

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那股熟悉但恶心的味道悄悄爬上了他的身体……

从他开始不爱洗澡后,就越来越被疏离,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是比较多。如果没有电视声浪,他的存在几乎会被遗忘,遗忘在他亲人的关怀里,仿佛可以静静地坐老一个世纪。或许那些所谓的亲人,巴不得他就赶紧走入记忆的回廊,只留回忆的背影,就好。

他日日夜夜辛苦劳作,让茧爬上双掌,曾经注入无限爱怜地立志给小小的一双手许一个未来,年复一年,换来了粗糙。当小手变成大掌,却再也不愿意牵他的手,舍不得献上最廉价的温暖,仿佛那会弄脏了自己办公室里握笔的嫩手。

小手的主人当年会撒娇地和他争电视看,如今长得壮硕无比,再不需要撒娇,取代的是命令与吆喝,一个人的选择权逐渐在年龄衰老中消减,湮没。他干瘪的嘴唇微动,欲言又止,这种无奈却是日复一日,逐渐增长。

他又看电视看得睡着了。一天,不,一小时内就会有好几次这样的情况,有时候,唾液不经意地随紧闭不了的嘴角流下,没人帮忙拭去,待醒来,那风干后的流水线条痕迹,又是另一股让人皱眉的味道。

孩子除了厌恶与责备,并没有去了解,他不爱清洗的原因,是行动不便,怎么能和懒惰划上等号。谁又能原谅他那些味道,是一个老人嗅觉退化的无心酿造?没有,体谅的字眼没有出现在忙碌工作、贪图安逸的孩子的字典里,反而责怪老人年轻时没有好好照顾身子,给他们添乱,制造许多麻烦。

以前,家小得像蜗牛的壳,恰好只够容身,却因此没有多余的空间来疏离一家人的感情。小手的主人那时候这么认为的家,从一点点腐臭味混杂尿骚味开始以后,逃离,变成最好的避风港。所有不回家的借口都堂而皇之。工作忙碌,是最潇洒的推托。干脆,请个外籍佣人,用金钱抵挡奉养的责任,谁能说这是不孝?孩子用谎言包装美丽的外在,开始和老人比较彼此的无奈。

人老了,笨拙的动作比不上幼年时惹人发笑的可爱。一种情况,两种对待,我们约定俗成的习惯。一样是尿撒了满地都是,老了,能够换来的,可能是一顿臭骂,或许是恶狠狠的怨怼眼神及无尽埋怨的嘀咕。那自也无法与小时候假意地轻拍臀部以示惩罚,再怜爱拥抱的情况相较。

“真讨厌,总是在人家最忙的时候惹事!”,“走快一点好吗!别挡了路!”,“可以不要一直问一直问吗?”、“不会忘了你,怕没得吃吗?”,这些话,是当年立志要孝顺父母的小孩口中说出的吗?不敢相信。原来,小时候很多赚大钱买大房子孝顺父母的理想,都只出现在作文的字里行间,挤眉弄眼假装可爱。

臭骂,臭骂,这样的臭骂通过五官六识的转化,难道不比他身上散发的味道臭?那当然,那“臭”于心流过,就驻留成漩涡,在胸腔薰出一个泪流满面的脸庞,谁又能在风霜镌刻的皱纹里看到一个老人风烛残年里,面对死亡压迫和处境逼迫的压抑?午夜梦回时的潸然泪下,也没有人去了解那咸咸的味道中,蕴藏多大的辛酸。

他缓缓移步,趁还可以行动,哪怕步步维艰,都尝试着独立。关节炎,风湿等老人病随同老人斑爬上身叩访,身体就像一部经年操作而故障的机器,待废铁厂回收,归尘,归土。柏金逊的病症让他的双手不听使唤,在秒针行走间数算颤抖的次数。天摇地动的大地震引人垂怜,却没有人会发现他身上小小的抖动所带来的心灵创伤。

有时候,孩子心情好,给他一个笑脸,乐得他老半天合不拢嘴准备倾谈些心里话。可孩子的施舍像给路边的乞丐丢下铜板一样地做作,转身就陌生离去。话吐到口中还来不及说出,就凝成一团寂寞,这样把老人的心从高空摔下,碎了一地当年逗弄孩子傻笑的话匣子,给时空添一个讽刺笑话。

当责备越来越多后,老人学会了撒谎。他开始用血泪一针一线慢慢为自己缝制一层层保护的外衣。“地上湿湿的,你又撒尿!?”“我没有。”;“你又忘记关水龙头!?”“不是我。”;“你为什么又弄伤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脚会自己流血……”;“你又把盘子摔破!?”“不……”。于是,很多明知故问与言不由衷的对话不断上演。包括随之而来更多的埋怨与更大的苦楚。埋怨后来又渐渐变成憎恨,苦楚却开始向命运低头。老了,就要这样认命?

那种心情,年轻的不会知道,因为还没有老过。年轻时人们总觉得,“老”,是遥远的事,以为病痛也不会找上门。老了,细细琢磨当年双亲的无奈,才发现老掉牙的遗憾一直在世间反复放映。很多事情,为什么一定要亲历以后才悔不当初?这还包括逝去的日子、告别的年代、还有那再也醒不来的人。为何恋此轮回?乐此不疲?

如果每个老人都必定要有那股老人味,嗅觉和孝道又何必对立,谁能不认同能够在这种空气中呼吸,就是幸福?老人的味道就是对一个人宽容的考验。

能够选择健壮,谁愿意满身病痛?老人一生对自己的角色尽忠,不称职的,是孩子。

终于决定,抓住那个味道的尾巴,待往后典藏成香气四溢的味道。

我。



写于槟城
201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