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7, 2008

大樹枝椏懸掛的Infinity

尋覓幾回失落的,是,妳僅有而我多餘、你珍惜而我不屑、你保存而我遺棄並坦然所謂沒有價值的,真我。在我其實是呆呆加傻傻地幻想企圖解剖你聰明的腦袋時,卻適時地被你迸溢而出的腦漿髒滿我低智商的模樣。我唯有用心捏造你難於辨認的堂堂之像,來障你銳利之眼,以徘徊在識穿結果的門外,去握脫污穢的虛擬假象。

藉著換一襲偽裝的外衣,跳上夜的舞台去狂嘯。在付出逞強的代價下,讓晝夜劃清界線的國度一再混淆地墮落,繼續以人民的身份出賣自己,並說出藉口式的謊言放縱得甚是不得已。

伴舞的空氣在流動的轉化過程中,輕撫我厚重的虛偽和濃艷的彩妝。我管它叫風。我已經慣於朗朗輕哼書上那無論對錯的調調。偶爾,我會加插自己的新拍子,然後風在我手中的五線譜上笑了起來,並,攪和我的。就有了相等於狂笑的答案。

可是,再狂野的風,也吹倒不了我這棵紮根於心中的大樹,穩又深地佇立,並撐著滿頭的枝枝杈杈;再狂喜的笑,也笑不掉我挂滿奢求的欲望。每回颯颯之後所見,掉落滿地枯萎的期望。

抬頭,枝椏隙縫上那藍天挪出的空間裡,萬道金光直射欣欣嫩芽,讓重新燃起的希望,向榮苟存。奄奄一息的凋零一再循回錯誤的足跡,去跟隨步伐,在在地增添鬧劇,讓風瘋狂地笑掉僅有的歲月。

曾經,狂風掃落葉,還澆濕一身從天而降的眼淚。然而執著卻風雨不改地無止境攀爬別人的梯子,去摘一顆大眾星星,好滿足自己眼光以外的要求,炫耀媲美一番。而我,撐著的負擔不斷蔓延生長、生長蔓延,然後憑弔。是的,滿樹的枝椏,枝椏的葉子,是千千萬萬不停幻想與追求的奢望。

屢次這樣夢過:恰如其分地回轉45度身子,脖子上向右的頭殼也恰恰是90度的一半。從這個角度,看到縱己之後,橫於左邊昏黃燈光的影子不斷拉長,縮短,然後模糊,最後消失。始終都將哭最後一次,卻為何讓紮根的本狠狠地痛著,讓無知的末痴痴地傻著。一如,本末倒置。還有,無止境的希望、願望、祈望、期望、欲望、盼望……無止境地望。還有,無止境的要求、需求、奢求、追求……無止境地求。

尋覓幾回失落,卻一再墮落。放縱又任性地在大樹枝椏上,懸掛Infinity。

2001/01/28

連接:星洲互動

生活點滴……

離家之後才想家

人生,我不曉得該如何去習慣。適應的只是環境和生活方式,不是那每天都變成歷史的未來。

早上醒來,一貫的刷牙洗臉沖涼。然後到廚房去數一數三合一的即溶咖啡粉,還留有十四。坐在樓梯口,提著那第十七杯咖啡,是熱騰騰的。

來到這裡,好多東西我都在數,包括假期。我想家,因此擯城這兩個字變得親切,幾乎每天都在倒數假期的來臨。有人說我還沒有長大。想家應該和長大沒有關係吧!總覺得家裡的溫馨是清流,也總是離了家越遠,就越有鄉愁。大人也期盼家的溫暖吧!

說我不肖也沒錯

為了解除擠巴士的夢魘,十六歲就考摩哆。拿了執照,在老爸的萬般阻擾下,毅然上路。他耽心我的安危,怕我的安全,好幾次總傷了父女情。可是,老爸就是不曉得,他以為叛逆的背後也存有怕的字眼。十八歲考了車牌,我再次看到老爸緊皺的眉宇間有隱約的不安。

如今,二十多歲,天天帶著駕駛執照擠巴士,這種生活中的交通方式,應該會讓老爸較為欣慰。然而,為了再次擺開夢魘,要求老爸把摩哆從家鄉寄來,我預算不到相隔兩地後的擔憂會不會加深,老爸會換怎樣的一種心情過活。

我甚麼都不管,就因為要方便。人的私利往往連親情也敵之比過。在古時候的封建時代,我就是不肖子。

說我忤逆更沒錯

想起奶奶,我還是會哭。為了交一篇散文作業,不只一次地喚起我的回憶,而往往只濕了雙眼,卻又不敢濕了臉,讓人瞧見自己流淚,不是我的習慣。

奶奶是我記憶中唯一的祖輩。和她之間卻有嫌隙,所以當她和我還是同類時,我曾經忤逆地告訴自己不去珍惜也無需後悔,卻在人變成魂後,我,哭得狼狽。

說我笨好嗎?

為自己錯誤的抉擇而懊惱。一直安慰自己去釋懷,可還是失落了一個晚上。扭開風扇讓思緒飄緲。室友問我為何悶悶不樂,我說因為熱,所以吹風。謊言有時候讓人一眼識穿又不忍心揭穿。

隱瞞一種心情是一種負擔。

別說我不懂,淚是鹹鹹的

這時候的心情不好,想拿一把刀把心剖開來,就因為字典裡那開心的詮釋是“心情快樂舒暢”。繼續翻閱,想寄託一個字眼,讓我的心不再執著。結果,心情像墳場,越夜越寂寞…‥真的見鬼!

心的依靠竟然是冷冷的墓碑,上面還凝有晨露。不,不是,它是鹹的!

還說甚麼,當我輸時你就贏

就是這樣,日子一天天地過,就讓我失了魂,生活的程序,像一本不值得背卻應該去背的書。然後隨時應付沒有考期的考驗。一直到最後一次,把自己當掉。

2001/01/17

連接:星洲互動

Saturday, August 16, 2008

《六个女生》缘起


2001年,六個大二的女生,因緣聚合。
五個來自文學院及一個來自理學院的六個人,開始給星洲互動網供稿,寫一寫大學生活。
後來,中文系潘老師又成為《六個女生》合集的推手。
老師讓阿Zu和麗琴來編書,然後每個人整理出10篇稿。
就這樣,60篇稿件在嘉陽出版社的協助下出版了。
書名是老師定的,那時大家都覺得好俗氣,
朋友還笑說人家歌唱團體有四個女生,你們就搞個六個女生?
而如今,再不埋怨那俗氣,六個女生,不只是書名,是我們六個人的聯繫代表。
如今,縱然我們當中有些已經甚少聯絡或沒聯絡,但它永遠是我們六個人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