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8, 2010

好了歌

《红楼梦》第一回里有个跛足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大学二年级有一堂“古典小说”的课,有机会让我们专注在《红楼梦》的研读,其实早在小学六年级时就阅读过此曹雪芹名著,只是当时懵懂,好多情节都看不明白,只觉得里边的人物不停地轮流哭,很厌。后来终于看懂了,原来我需要时间的流失和年龄的增长来换一个“懂”字。

八十年代流行的“新谣”代表歌手梁文福,为〈好了歌〉编曲,并填补上自己的词,歌词里最后那半口白的一句,总让我反复思量:“别让你儿子有日对你说,爸爸,我们还是送你去养老”。最近从朋友的口里得知好多慈善、佛教团体竟然为自己创办、打理的养老院、病老院出现“人潮汹涌”的境况而感到骄傲,以为可以为不幸的一群“效劳”是多么伟大的功劳。可是朋友疑惑地说,他们为什么不更积极地作些挽化人心的治本方法,而只徒劳于治标的工作呢?说得好像也有道理。

其实我一样地不孝,阿嬷她老人家跌了一跤再也爬不起来之后,我才明白所有怨恨都是何等的幼稚。过去对她爱理不理的后悔心理已经根植于心,纵然阿嬷弥留之际已经原谅了我,可是我却无法释放自己的罪行。有一段日子,我每夜惊醒,都害怕躺在床铺上的阿嬷已经没有气息。那个时候,知道她终将离去的日子也不远了,才懂得珍惜,可是她再也不能开口说话了。总是如此,让心灵在短暂里珍惜不起来。以为永恒,所以挥霍;以为太多;所以浪费;忘了这样的以为,也就这样忘了承担自己,忘了把心摆在哪里去搜寻永恒的定义,忘了其实那个最初的所在,一直在心里挥之不去……庆幸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将阿嬷送进养老院,甚至这样的念头也没有,纵然她以往对于我们有千般的不是。后来我明了,“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一样地,天下也没有“不是的”阿嬷。

《红楼梦》,从繁华兴盛到衰落凋零,一一显现了浮生若梦。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虽多有争议,然而不管是曹雪芹所著的前八十回,或者是高鹗续作的后四十回,都尽藏阁中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尘俗世;明月高楼休独倚;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曹雪芹写家族兴衰,却道尽人世间无数丑态。

世人都晓神仙好……

后来,我更知晓,不同年龄不同的心境下,对于《红楼梦》的品茗将有不同的体会。沧海桑田不只是口头上抒发的情感,当有一天你不爱薛宝钗也厌恶林黛玉时,不要拒绝承认岁月的痕迹已经烙印在脸上。其实也没什么否认的理由,属于叛逆的年代走远的时候,我们也将更清楚这一点:神仙本是凡人做。


写于PJ
29 May 2001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