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9, 2007

承诺可信吗?-雁字回时(十八)

七月,中元普渡。坊间流传,鬼门关大开。戏棚一个个搭了起来。京剧、潮剧、平剧、歌仔戏……轮流上演。

母亲最后一次允诺带我去看大戏的那夜,带病在身。一星期后,母亲霎时病逝。世间顿时少了人,而阴间随即添了魂。她说爱我照顾我,却突然在我不甚经事时就离去。这样的承诺,无可奈何。

所有的无可奈何,都难以理喻。然而,并非所有难以理喻的违背承诺者都无可奈何。

“承诺”,词典解释为:对某项事物答应照办。 所谓“一言即出,驷马难追”,才有君子一诺千金之说。

“承诺”,简单一词,牵扯两方,一为承者,一为诺者。而承诺的可信度,还得胥视言者的信用度。能够秉持孔子教化者自能让人信服,所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有信用,所许下的诺言才铿锵有力。哪怕是亲友间甚或情侣间,又或家庭、学校、社会里。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探讨,己身不正,则其言行而不远,更不用说什么平天下了。自古儒家教化里的三纲五常,五论八德等,都有“信”的成份,我们可又理解了多少?

我们自懂事开始对自己立下的志愿,就是一种承诺。可多少人实现了?

小时候,我们也常许诺往后赚大钱,孝顺父母以享福,却总是在大钱进袋以前,无数次对父母出言不逊,忤逆无礼,伤透父母之心。承诺有何意义?

而为人父母者,不想教育或不会教育,那所生的孩子就是为圆满家庭结构的牺牲品。在“养不教,父之过”的前提下,关于承诺,纵孩子不懂索求,父母也该给予。

情人间的山盟海誓,更是飞天遁地无所不及。情到浓时,所有承诺都仿佛坚贞不移。然而现时代结婚时的一句“我愿意”,多少人一世遵守?离婚以后再婚,又一句“我愿意”!倘若周而复始如此,何必对天宣誓?

古时候朋友之间多义气使然,两胁插刀在所不惜,所以五伦的最后一则为“朋友有信”。如今,朋友几乎成了互相利用的关系,彼此利益相照,双赢最好。彼此间的承诺,能兑现也最好;若无法实践,抱歉了事,习以为常。

面对社会大环境,我们又体会到了何种承诺?君不见大选期间,漫天纷飞的诺言,眼看就要如甘露降下以泽润。却总在大选以后,仍旧只能守住自己一枝草上的一点露。无损的大道上柏油一铺再铺,而危险小路段仍旧坑陷处处。高官府邸灯火通明,却偶有听闻点不亮乡村一盏灯……如此种种,承诺在哪里?

话说回来,中元普渡,当真普渡与否?渡向何方,渡去哪里?点烛烧冥纸,拜好兄弟。即是好兄弟,肝胆相照与否。事实终究是:人怕鬼,而鬼怕人。

如此自问:承诺可信吗?瞎子吃汤圆呢!(心里有数)。


於PG
2005年8月19日
下午5时38分
刊登於东方日报北马版 •《雁字回时》精彩议题专栏稿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