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8, 2007

八卦探秘-雁字回时(十四)

最早的科学典范《易经》,记载周文王从伏羲氏的先天八卦所演练出来的后天八卦和经传《十翼》。以阴阳二爻三用而组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种卦形。再以这八种卦象为基础,两两组合,而得六十四卦。

天地间无穷的奥密,也就尽在此“八卦”其中。

后来,“八卦”一词却演变成了“流言蜚语”或“闲言碎语”的代号。天地间无穷奥密的探索,变成一种混淆私域和公域界限的非正派、非体面的社会行为,变成一种满足一般人偷窥癖、好奇心的廉价娱乐。

“八卦”本身是否就因此而背负着道德污名,并反映社会倒退与堕落的现象?

如果八卦本身错在轻薄、肤浅、夸大其词、蓄意造谣中伤等,那闲言“八卦”或提供“八卦”者就是无聊又无耻之徒了。

然而,完全否定或肯定“八卦”现象的意义,不是我们定夺的。每个人心里的那把尺,量来量去尽在量别人为多。其实,我们真能与“八卦”脱离关系,划清界限吗?

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八卦”也是一种满足大众讯息要求的公共消息。其实,新闻与“八卦”,两者也只一线之差,传媒与大众也难分公与私。如果说与我们切身联系的消息才算新闻,而与我们无关痛痒,纯粹满足私欲的即为“八卦”,那这二分法只会让我们更为混淆。基本上的“八卦”现象,难道不就是一种大众要求,而传媒乐以供应的“新闻”吗?尤其越不易获取或难以揭发的消息,越有“八卦”价值。

然而,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看,“八卦”也就有揭人疮疤之嫌,违反了正统的道德规范。可它却是人们茶余饭后交流讯息的管道,让人们从议论、批评、借鉴中获得快感,并且乐此不疲。这种即兴的、幽默的、情绪性的、俏皮的快感,在人群里形成无可名状的连锁效应,让道德观在不经觉中亮起讯号灯。

而所谓闲言“八卦”,或轻描淡写、或夸张反讽、或调侃嘲弄,常在言传中沦为浅薄之极的恶名。然而一旦把“八卦”书写成文学类型,即成了有实在内容的作品。扭曲或贬谪他人的“八卦”,摇身一变成了文笔下的描写手法,跨越道德规范领域,变成了一种心态上的矛盾现象。

于是,“八卦”在道德绳索上游走,隐藏危机。

根据理论性的建议,八卦可从四个方面来定义:一、非正式性质;二、个人间的交流;三、话题围绕的是人;四、当事人缺席。

如果根据以上论断,我们在有意无意的闲聊当中,或是心态调整不过当儿,试问谁人不曾“八卦”?或许就在看这“八卦”文章时,不定也带有“八卦”心态了。为了化解危机,或许我们也该正视“八卦”问题。


於PG
22 July 2005
4:05 PM
刊登於东方日报北马版 •《雁字回时》精彩议题专栏稿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