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9, 2007

爱情与面包-雁字回时(十七)

爱情与面包,没有人想从中做抉择,因为鱼与熊掌,我所欲也。

如果可以两全其美,谁愿意挨饿的爱情?甚或黯然啃着没有“馅料”的面包?

其实,可以取中庸之道时,我们何妨两者兼顾,不偏不倚,无过之也无不及,可以沐浴爱河,还可三餐温饱,皆大欢喜。

我们其实可以不必以二分法来看待这个问题,两者共存的层面应该也不难达到,只要懂得苦心经营。面包不一定要大要多或美味可口,可以填饱肚子,就很好。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个时代,多的是要求门当户对而棒打鸳鸯的例子,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经典悲剧,让人惋惜。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是“对”出面包的保障抑或短缺的恐慌?

古时候,愿意为爱而牺牲荣华富贵、名利地位的,甘之如饴,大多没有怨言。

有个宰相之女王宝钏,愿意放弃身份、地位与名利,嫁随一个当时沦为乞丐的落难书生。两人恩爱异常,过着真正“有情饮水饱”的日子。新婚不久,丈夫即时出战边疆,她独自苦守寒窑十八年,贞节保守,吃尽苦楚。十八年来坚持她的信念的,竟然只是爱情!面包是什么?全不敢想。最后,她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丈夫回来竟然已是九五至尊之身,是当年皇帝流落民间的皇太子。

个人觉得,面包从无到有,那种艰辛研制的历程,才是弥足珍贵的。

如今,为爱放弃面包的勇士当然也有,但到头来却往往只落得“贫贱夫妻百世哀”的窘境。

王子与公主的幸福故事与美满结局,是爱情与面包兼具并存的典范,可世界上哪来那么多英俊的王子与漂亮的公主?编织梦想,可以伟大甚至理想化。可理想化有时候像空头支票难以兑现,还是谈实际点好。

而现实是,当物质欲望超越了精神领域,我们发现面包店连锁性开张大吉。好多人还在想,面包以后是不是还可来块蛋糕!人心欲望是个无底洞,蛋糕以后,谁晓得是不是要杯咖啡了。而咖啡以后呢?于是有些人不经觉一直周旋在爱情与面包的抉择里,无法自拔。

最近也新兴了一个不规范词汇:月光族。对於那些每个月为了满足欲望而花光薪水一族,没有面包厂,行吗?自己没能力设厂,也总希望对方可以无尽地提供面包吧。而这种面包厂里的爱情故事,浪漫甜蜜、开花结果的有多少?没有爱情做基础的面包厂,可以维持多久的消费量?一边反复供给,一边却肆意挥霍,这样的关系可以维持多久?

面包与爱情,这问题乍听之下似乎总在问女性。其实,现时代的女性多半已经懂得自己做面包,甚至做得更好。如果能够共同携手与另一半创造幸福,相信爱情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於PG
2005年8月12日•星期五
上午11时36分
刊登於东方日报北马版 •《雁字回时》精彩议题专栏稿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