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0, 2008

書同文

去年出席馬大華文學會主辦的“問卷調查報告座談會‧聆聽沉寂已久的聲音”時,會上的主講者之一拿督陳亞才,談至興起之餘講了些題外話,戲稱假若看見唐詩譯本為李白〈將進酒〉首句如此譯法︰Don’t you see the water of the yellow river comes from the sky,即可不買。

其實中文的奇妙,方塊字的奧妙,的確很難用另種語言來闡釋。就書寫方面來說,我們的一筆一劃如此清楚,一撇一捺那麼分明,遠比26個字母或符號性質的文字來得繁復。讀預備班時,我畫了一幅李白“金樽對月”並題上〈將進酒〉這七言樂府的壁報圖,那時候老師教的名句精華是其中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句。

當時還小的我,極力安慰默默無聞的自己,英雄必有用武之地。那裡還有心思去想翻譯了以後的〈將進酒〉會是甚麼樣。所以,即使看到以上的英譯,也斷然不會有所否定。但是話說回來,照字面翻譯,它也應該沒有錯。說穿了,語言和語言之間到底有隔閡。

漢字的起源,眾說紛紜。歷史記載,軒轅黃帝命其史官倉頡造字,始有字體的產生。許慎《說文解字‧序》裡亦說“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然而自殷商的甲骨文于1899年被發現以後,文字學家就不盡然苟同,覺得倉頡造字之說不過其一,並相信遠在甲骨文形成以前,存有文字的濫觴,是一個經歷了漫長的醞釀與演變的過程。於是,有了結繩說、八卦說、書契說、圖騰說等等。而漢字的形體亦不斷演變,先有甲骨文,後有金文及大篆。

春秋戰國,諸侯割據,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及至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下令書同文,命李斯根據周朝的大篆,作成小篆,通行全國,標準規劃。後來雖有隸書、草書及楷書,卻已是統一的了。華夏文明如斯完善,自有其他文明難以匹比之處,至少我如此以為。

大學實施學分制以來,課程除了主修、副修和必修科外,尚有選修科。大學二年級時在東亞研究系裡選修了兩門課,“古典中國”和“中國儒學”。“古典中國”這一門課從《詩經》讀到《史記》,間中還有《易經》、老莊、法家、秦始皇、屈原、漢高祖等,觸及層面不深,卻大略概括。“中國儒學”則從上古時代的孔子到近代的新儒家。

兩個學期下來,我得了個結論︰其實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有所沖突之餘亦有所相似,《道德經》、《南華經》、《論語》、《孟子》沒有哪一部是不言教的,所以我說︰老莊孔孟一家親。

假如有一天,所謂天下,不只是秦始皇眼裡的“中國”,而是名副其實的全世界,那麼就再沒有語言及一切一切的隔閡,也真正是統一後的一家親了。因為,源頭不過最終的一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2001/07/05

連接:星洲互動

No comments: